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23的文章

雄性禿的治療

✅雄性禿(AGA)不侷限於男性,在女性出現則稱為女性雄性禿(FPHL)。據統計有近一半的族群有此困擾。除了抽檢賀爾蒙、甲狀腺素、鐵之外,美國皮膚科學會論文介紹以下幾種治療方案: #minoxidil ✅一開始是血壓藥,誤打誤撞發現有毛髮增多的副作用,爾後開發成外用生髮水,通過FDA適應症的濃度有1~5%不等。作用機轉為血管擴張、影響頭皮的細胞生長,進而縮短毛髮休眠期(telogen)。也有觀察到免疫調節的角色。不論男女都有幫助。建議至少持續6個月。 ✅植髮手術後也可塗抹生髮水加強效果。 ✅副作用:毛髮增多症(hypertrichosis),女性比男性更常出現。影響胎兒故禁用於懷孕或哺乳婦女。 #finasteride ✅通過FDA適應症的第二型5α還原酶抑制劑,阻止睪固酮(testosterone)還原成二氫睪固酮(DHT),許多研究有不同濃度,從每天0.2~5mg都有使用,標準劑量為1mg。可增加毛髮生長速度與頭髮厚度,建議至少持續6個月。 ✅過去多使用在男性中,但研究發現停經後女性若使用中等劑量2.5mg、高劑量5mg,也有不錯的反應。 ✅副作用:性慾減退、性功能障礙或射精問題。影響胎兒故禁用於懷孕或哺乳婦女。長期使用恐增加高惡性度前列腺癌風險。 #dutasteride ✅非FDA通過的生髮適應症,藥物強度是前者的3倍,降低二氫睪固酮(DHT)90%以上。有研究發現2.5mg dutasteride比finasteride 5mg效果來的更強。 ✅副作用:性慾減退、性功能障礙或射精問題。影響胎兒故禁用於懷孕或哺乳婦女。長期使用恐增加高惡性度前列腺癌風險。 #Ketoconazole ✅抗黴菌藥物的洗髮精,目前非FDA生髮藥物,僅為輔助減少皮屑芽孢菌(Malassezia)。 #LLLT ✅FDA核可的低能量雷射。也能有效的刺激毛髮生長,作為無法使用任何藥物的替代療法、輔助療法。 #植髮 ✅不是所有的藥物都適合100%的患者,藥物反應因人而異,因此移植毛髮手術仍佔有一席之地。 #假髮 ✅每個研究都還是會提到的治療方法,很粗暴很直接😂。 有興趣可參考  https://www.jaad.org/article/S0190-9622(08)00809-8/fulltext #家庭醫學 #落髮 #禿頭 #賀爾蒙 #雄性禿 #男性雄性禿 #女性雄性禿

醫美治療中要注意的「鼻唇溝」

🔰隨著年紀越大,鼻唇溝(俗稱法令紋)就會顯得越深,除了骨架及膠原蛋白流失,更包含了脂肪位移。醫學美容中有多種玻尿酸填充、膠原蛋白增生劑,可以淡化靜態紋。 🔰因為注射填充物,須小心地避開底下的「角動脈」,並且累積經驗、採取相對應的安全措施,才不會發生堵塞血管、血管壞死的併發症。而鼻唇溝(俗稱法令紋)底下的血管結構又有變異,該部位是具高難度、挑戰性的區域。 🔰2020年這篇論文蒐集了150名高加索人種,男女各半,平均年齡45.7歲。共300條鼻唇溝(俗稱法令紋),進行電腦斷層(CT)掃描。 🔰研究發現: ⚠️超過90%的人是單一血管;8.3~9.4%是兩條分支;極少數0.7~1%為三條分支。 ⚠️女性在該處的血管分支比男性多。 ⚠️口唇聯合(oral commissures)垂直平均深度2.16公分有血管。 ⚠️鼻翼(nasal ala)垂直平均深度0.89公分有血管。 ⚠️口唇聯合(oral commissures)處的血管水平距離鼻唇溝最短,平均1.91公分。 ⚠️鼻翼(nasal ala)處的血管水平距離鼻唇溝最長,平均1.37公分。 🔰因此,跟我們過去想像的不太一樣。鼻唇溝底下的角動脈(angular artery)並非固定在單一深度,血管分支也不同。隨著年紀增長,血管的垂直深度與水平距離都會變小。而醫美醫師也該更瞭解解剖構造與精進施打經驗。 有興趣可參考 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2504489/ #家庭醫學 #醫學美容 #醫美 #鼻唇溝 #法令紋 #填充 #血管阻塞

健康食品癡迷症(Orthorexia nervosa)竟與Instagram有關⁉️

⚠️因人們常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在社交軟體,因此多少造成身體意象、憂鬱、社會比較、飲食疾患。 ⚠️民以食為天,研究發現54%的人使用社交媒體去找尋食物和分享飲食經驗,42%群眾使用社交媒體尋求飲食建議。 ⚠️「健康食品癡迷症(Orthorexia nervosa)」指對於吃健康且乾淨的食物有過度的癡迷,甚至到強迫 的病態程度。因為媒體主流女性有纖瘦美麗的身材,而圖像類的社交平台創造了凝聚力、降低孤獨感,遵從或模仿網紅名人的飲食建議,能得到認同感、創造連結。 ⚠️此類病症常見於瑜伽老師、營養師、營養系學生、運動科學學生,但一味的飲食限制可能導致營養不良、社交孤獨、強迫症狀,類似的飲食疾患有出現重疊的症狀,例如厭食症(AN)、強迫症(OCD),也有發現「同溫層效應(echo-chamber effect)」。 ⚠️2017年這篇研究,使用線上問卷給680位追蹤健康食物的軟體使用者,年齡18~75歲,評估使用哪些平台及飲食習慣,採取ORTO-15來判斷健康食品癡迷症(ON)的症狀。 ⚠️研究結果: ❇️頻繁的使用Instagram,更相關於健康食品癡迷症(ON)的症狀。 ❇️其餘社交軟體(Facebook、Twitter、Google+、Pinterest、Tumblr、LinkedIn)並無此發現。 ❇️身體質量指數(BMI)及年齡無發現相關性。 ❇️研究中的族群有此病態現象約49%,顯著高於一般族群的<1%。 ❇️本研究無法推導因果相關性。 ⚠️在意健康與選擇對的食物是好事,但如果因為社交媒體的焦慮反而變成生活的負擔,活在他人的眼光下,甚至產生進食的罪惡感或比較心態,那就不是人生的本意了。 有興趣可參考 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8251592/ #家庭醫學 #肥胖醫學 #整合醫學 #預防醫學 #減重 #減肥 #飲食疾患 #ig #instagram

多重用藥及藥物交互作用(3)

管制藥品例如「安眠藥 」有健保系統檢核,所以比較不容易出現重複用藥的狀況。 但很多時候相近的藥物、副作用疊加會造成肝腎負擔的、交互作用彼此干擾。(甚至看過利尿劑+頻尿的藥物開在一起😅) 就需要醫師與藥師多費心去一一查。 有時候不確定我會上 drugs.com 看交互作用,推薦給懂英文的朋友。 畢竟有時候根本不需要那麼多藥物,甚至吃了完全沒用。 以上都是談到口服的,但其實打針、消炎針或類固醇注射這種注射治療一樣有「多重用藥 」的風險。 患者若一間一間逛診所,而沒有在同個醫師的掌控,那些自費的針劑就完全無法用雲端系統查了。 我自己有做運動醫學跟增生療法, 肌腱急性發炎、關節炎可以使用一些肌腱注射藥物,對於急性疼痛有助益;但是注射太多次,或是病患沒告知之前就診情形,打太多次就會讓肌腱脆化、斷裂。(這也是我推廣增生療法的主因) 大六在和信治癌醫院,老師說了一個傷心的故事: 有患者乳癌在和信治療,追蹤一段時間之後就中斷了。 後來幾年後常常有莫名痠痛,所以走遍骨科、復健、物理治療都沒太大改善…… 最後才又回去和信才發現是乳癌的骨轉移! 因此建議還是要一位內科系家庭醫師幫忙統整較安全,不僅掌握藥物史、疾病史,釐清交互作用,做到預防與整合醫學。 #家庭醫學 #預防醫學 #整合醫學 #慢性病 #藥物 #多重用藥 #重覆用藥 #藥物交互作用

多重用藥及藥物交互作用(2)

「 多重用藥 」  常常發生在跑多專科的病人 例如病患高血壓看心臟科 中風看神經內科 腎功能差再加一個腎贓科 可能光兩個科別就會重複用藥了 目前文獻對於 「 多重用藥 」 的定義大於5~6種以上藥物 但有時候腎功能忽高忽低,不一定馬上數值低就衝去看腎臟科 醫師有時候時間太忙、其他醫療院所沒有上傳 也是沒辦法查到所有雲端資料 而且有些藥患者一年前領但留到現在吃 其實一年前的資料我們查不到 加上之前分享過過的中草藥事件 不如就固定一位內科系醫師幫忙整合 有時候醫師反而 「 見樹不見林 」 患者也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不是逛每一個專家就能獲得最好的治療 反而花最多時間的醫師,才是對患者最有幫助的 有些藥物需要長期控制 但有些是可以適度減量 所以我會盡量每次抽血後都重新衛教跟調整藥量 每次回診都要問有無新的疾病或去拿新的藥物 把握每個藥物整合、減藥的機會 落實預防醫學與客製化全人醫療 #家庭醫學 #預防醫學 #慢性病 #多重用藥 #重複用藥 #藥物整合

多重用藥及藥物交互作用(1)

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來看皮膚過敏 主訴時常感冒,經歷多次耳鼻喉科治療 由於家屬是護理人員,所以我們討論起藥物過敏的可能 細數起來已經吃了兩周的抗生素 最後還開到兩種後線的抗生素 雖有很多止咳藥,但並沒有抗組織胺 我讓他在診間多留點時間觀察 發現不像細菌性引起的咳嗽,比較像是「過敏性的癢咳」 因此建議患者加上抗組織胺 同時能緩解皮膚過敏,也能治療過敏性咳嗽 該患者因為咳嗽,已經吃太多藥物 但沒解決根本的問題,卻造成又得拿胃藥 甚至抗生素造成皮膚過敏又拿皮膚科藥物 一口氣產生了三個科別的問題 這樣的「多重用藥」實屬不樂見 還有一位中年婦女,主訴下肢水腫 我看他腫的很平均,當然我們會想「心、肝、腎」的問題 但是都抽血一遍之後發現沒有大問題 後來一問才知道在皮膚科吃很多 #類固醇 超過1-3個月的那種 但是病患不知道是類固醇會一直吃 醫師也沒幫病患逐步減量 結果我請他停藥之後就好了 一來一往其實資源浪費,醫師也應該跟病患解釋藥物的副作用 並且患者自己也要注意 藥物的副作用很可能是下次就醫的問題 不可不慎 #家庭醫學 #耳鼻喉科 #皮膚科 #腸胃科 #多重用藥 #藥物 #副作用

疫情快訊

疾病 管制署(以下稱疾管署)今(9)日表示,國內發生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病例,為北部30多歲女性,近期無國外旅遊史,發病前曾前往室內親水設施遊憩,今(2023)年7月26日出現頭痛及肩頸僵硬症狀,後續出現發燒、畏寒、頭痛、頸部疼痛抽搐就醫,後續病程進展快速,於8月1日死亡;診療醫院通報不明原因腦炎,採集檢體送疾管署實驗室檢驗,確認為「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(Naegleria fowleri)」感染所導致的腦膜腦炎,地方衛生單位已對該室內親水設施進行環境採檢以釐清感染源,並依傳染病防治法第21條,請業者預防性停業及進行環境清消。 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,於1965年在澳洲發現首例人類感染病例,國際間近5年於巴基斯坦(信德省)及美國持續有零星個案,巴基斯坦每年約10例,而美國每年約5例,以7-8月為多,美國自1962年至2022累計157例,去(2022)年泰國及今年印度亦曾有零星感染案例;我國曾於2011年確診1例因接觸溫泉水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病例。 疾管署指出,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為淡水湖泊、河流中自然生存的單細胞寄生蟲,喜好溫暖環境,能生存於46℃的溫熱環境中,在更高的溫度下也可短暫存活。溫暖的淡水(如湖泊及河川)、溫泉水、工廠排出的溫水、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、熱水器及土壤中都可發現其蹤跡。人類可能在自然水域活動時,將病原體吸入鼻腔,並沿著嗅覺神經進入腦部而發病,但喝下遭病原體污染的水則不會被感染,也不會透過人與人接觸傳播,人類病例罕見。該疾病潛伏期約1-7天,發病後病程進展快速,初期症狀為頭痛、發燒、噁心、嘔吐,之後出現頸部僵硬、抽搐、意識變化、譫妄、昏迷等腦炎症狀,發病後死亡率約99%。 疾管署提醒,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好發於夏季,籲請民眾於戲水或泡溫泉等活動時,應避免水進入鼻腔,或避免將頭部浸泡於水中,於自然水域戲水時,亦應避免攪動底部池水或淤泥;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、頭痛、噁心或嘔吐等症狀,應儘速就醫,並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。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( https ://www.cdc.gov.tw ),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(或0800-001922)洽詢。 有興趣可參考  https://www.mohw.gov.tw/cp-16-75590-1.html #家庭醫學 #疫情快訊 #預防醫學 #旅遊醫學 #感染科 #阿米

糖尿病藥物與水泡病的關係⁉️

✴️患者因為「類天皰瘡」 前來求診,詳細詢問病史後發現還有「糖尿病」,一併提醒他原本的慢性病應注意某些藥物的風險,經調整之後才慢慢穩定。 ✴️ 「類天疱瘡」(bullous pemphigoid, BP)是罕見的皮膚自體免疫疾病,在皮膚各處產生水泡和潰瘍,好發於中老年人。可能與某些藥物(利尿劑、消炎藥、血壓藥、抗生素)有關。 ✴️2020年的統合分析,歸納至2019年的190篇的隨機對照試驗(RCT),52篇未報告嚴重副作用,剩下138篇進行分析,共61514人使用糖尿病藥物DPP-4抑制劑;對照組59661人則使用其他糖尿病藥物。 ✴️分析結果: ✅138篇研究,使用糖尿病藥物只有6篇報告嚴重的類天疱瘡(BP)。 ✅發生類天疱瘡的病人中,17人使用DPP-4抑制劑藥物(多數為linagliptin);只有1人使用他類糖尿病藥物。 ✅DPP-4抑制劑藥物相關於 #升高 #類天疱瘡 的風險4倍以上。(OR 4.44) ✅無發表偏誤(publication bias) ✴️過去的研究也發現使用糖尿病藥物DPP-4抑制劑會升高「類天疱瘡」的風險2~4倍。但是直接影響,還是該藥物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,也可能有待深究。因此在面對皮膚病合併糖尿病的患者,可以更細緻的選用其適合的藥物,避免副作用。 有興趣可參考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2236820/ #家庭醫學 #新陳代謝 #皮膚科 #慢性病 #糖尿病 #類天疱瘡 #藥物 #副作用

你吃的健康產品有無汙染❓

⚠️天然健康產品被日益推廣,約60%的美國人使用,歐洲則是略估50%,在加拿大甚至到71%。最常見的產品是各類維他命。但在服用的同時,你有考慮過安全性、毒物汙染的可能嗎? ⚠️2012年的這篇研究,抽檢加拿大與美國121種常被推薦的天然健康產品(NHP),包含阿育吠陀(Ayurveda)、傳統中醫(traditional Chinese)、海產衍生物(marine source product),以及49種常見的藥物製劑(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)。 ⚠️阿育吠陀(Ayurveda)起源自南亞,可追溯5000年,聚焦於身體不同能量(vata, pitta, kapha)之間的平衡,結合生活方式、飲食、草藥、冥想及淨化。有些阿育吠陀的製品有較高含量的鉛(lead)、汞(mercury)、砷(arsenic)。這是因為在傳統中,這些金屬物質被視為應該添加來取得身體平衡。所以有些可能是刻意添加,而非製程的污染。 ⚠️傳統中醫(TCM)亦是幾千年歷史,講求體內各種平衡,有些中草藥會刻意添加鉛(lead)、汞(mercury)、砷(arsenic)、銅(copper)、鎘(cadmium)與鉈(thallium)用以治療牙齦炎、喉嚨痛乃至闌尾炎。 1️⃣「汞」的化合物例如:硃砂(cinnabar)、輕粉(calomel)常用來當作鎮定劑。 2️⃣「鉛」的化合物例如:密陀僧(litharge)、鉛丹(minium)常用以抗焦慮、抗痙攣。 3️⃣「砷」的化合物例如:雄黃(realgar)用以抗瘧疾或解蛇毒。 4️⃣「銅」的化合物例如:膽礬(chalcanthium)用在失眠。 ⚠️這些天然健康產品,即使在美國、加拿大購買,但其原料產地仍是其他國家。因此在製程上要考慮水汙染、空氣汙染、土壤汙染。草藥類產品會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;動物類產品則有生物累積效應。還有一個要考慮的是運送過程汙染。 ⚠️121項天然健康產品中有31.4%~81.8%檢測出重金屬,例如汞(mercury)、鎘(cadmium)、鉛(lead)、砷(arsenic)、鋁(aluminum)、鋇(Barium)。慶幸的是僅有零星幾件超標每日攝取上限,小於10%的樣本數。但須注意,尤其來自中國的原料有較高的「汞」與「鋁」檢出率。 ⚠️49項藥物製劑為89.8%~100%檢出率,但劑量非常之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