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23的文章

正念冥想的神經科學

✅冥想(meditation)早期可能被認為與佛教儀式有關,演變至今不論文化、宗教或人種,許多人將這當成精神訓練的日常,也越來越多文獻證據支持其效果。 ✅2015年這篇美國的文獻回顧蒐集大量的腦科學證據。早期研究方法學的品質較低,也多半是橫斷式(cross-sectional study)。近期則有縱貫研究(longitudinal research),以及加入影像學觀測腦部活動。 ✅正念冥想(Mindfulness meditation)定義是:不加以評論地專注於體驗當下(non-judgemental attention to experiences in the present moment)。而這需要大腦調節專注力(regulation of attention)及臣服的開放心態(openness and acceptance)。冥想的技巧有許多種,最終臨床不外乎四大效果: 1️⃣「改變八大腦區的使用」 不同實驗都表明冥想心智時會使用不同腦區。腦島(insula)在冥想中相對活躍,有經驗的冥想者腦皮質厚度也會增加。 2️⃣「強化專注控制」細分成三類,早期練習者可增加前兩項,後期冥想者與第三項有關: 衝突覺察(Conflict Monitoring):5天的IBMT可增加此功能。 定向(orienting):有研究指出3個月的練習可增強。 警覺(alerting):短期沒什麼差異,長期(月~年)會發生改變。 3️⃣「增進情緒調節」 功能影像學發現在冥想狀態會降低杏仁核(amygdala)的活動。降低不愉快的情緒刺激,也就是......心不起波瀾。 4️⃣「改變自我意識」 減少「自我指涉歷程(self-referential processing)」,增強「身體覺察(body awareness)」。影像學可見內側前額葉皮質(medial PFC)與後扣帶皮層(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, PCC)活動降低。這個意思是分離自我認同(detachment from identification),不執著於指涉自己的任何一切。講白了就是......放下我執!從而取代的是更高層次的覺察,便能體驗當下。 ✅有趣的是,不同進程的冥想者,冥想所使用的腦區也不同。 初學者的前額葉皮質(PFC)增強訊號;相反地,資深冥想者的內側前額葉皮質(medic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