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24的文章

嬰兒血管瘤的口服藥物

🔔嬰兒血管瘤(infantile hemangioma)為嬰幼兒最常見的軟組織腫瘤。在嬰兒中盛行率3~10%。血管瘤的進展為「增生」、「穩定」、「緩慢」、「退化」。 🔔2015年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NEJM的多中心、隨機分派、雙盲試驗,測試非選擇性β-腎上腺受器拮抗劑Propranolol 口服液,在1~5個月的嬰兒血管瘤其效果與安全性。 🔔研究隨機分派456位須接受口服治療的患者。遍及16個國家,323位完成24周試驗,343位完成追蹤至96周試驗。 🔔研究結果: ✅Propranolol 3mg/kg/day持續六個月的治療「顯著有效」。 ✅第5周,88%接受propranolol之病患有進步;對照組則僅有5%改善。 ✅第24周,1mg/kg/day持續六個月組38%進步;3mg/kg/day持續六個月組63%進步;對照組4%進步。 ✅Propranolol組別有較高的副作用發生率,例如腹瀉、睡眠、手腳冰冷或血壓心率降低。 🔔目前新生兒血管瘤的治療,除了外用Timolol眼藥水之外,propranolol口服藥仍是安全且有效的選擇。早期治療,病灶多能獲得良好控制並逐漸改善。 有興趣可參考  https://www.nejm.org/doi/full/10.1056/nejmoa1404710 #家庭醫學 #皮膚科 #嬰兒 #嬰幼兒 #血管瘤

旅行者腹瀉

🛎急性腹瀉是旅行到高風險區域的常見疾病。「旅行者腹瀉」最常見的細菌為大腸桿菌(ETEC),定義為旅行中24小時內不成形糞便至少三次,同時合併其一症狀:腹絞、裡急後重、噁心、嘔吐、發燒等。越年輕的患者其風險越高,嚴重度也加重。 🛎2015年發表在國際期刊JAMA的臨床文獻回顧,蒐集2012~2014年的共85篇研究。20年前的發生率65%,隨著衛生環境進步已減少到10~40%。 🛎研究結果: ✅提升衛生習慣能有效減少「旅行者腹瀉」的風險至少20%。 ✅「旅行者腹瀉」影響12~46%的旅客改變被迫改變旅行計畫。 ✅遊客返國後仍有三分之一診斷腸胃不適3~17%。 ✅3~17%的患者出現感染後腸躁症。 ✅藉由避免某些飲食的策略來預防「旅行者腹瀉」常沒效。 ✅預防性藥物仍有爭議,應嚴格限縮於嚴重併發症患者。 ✅初步治療可用bismuth subsalicylate或loperamide。抗生素治療Ciprofloxacin為第一線,除非南亞或東南亞區域之抗藥性則使用Azithromyxin。 🛎腸道病菌在100攝氏度會被殺死;但大部分食物加熱到60攝氏度已算安全,可能保存環境也是滋生細菌的關鍵。近年出國旅遊大增,放心遊玩的同時也要記得旅遊醫學的重要,才能放心吃喝玩樂! 有興趣可參考 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5562268/ #家庭醫學 #旅遊醫學 #腸胃科 #抗生素 #抗藥性 #腹瀉 #腹痛

失眠的三大分型與共病

〽️失眠(insomnia)是常見的健康問題,女性較多,且隨著年紀有增加的趨勢,各種族皆然。 〽️2014年的研究報告,統計6483位13-18歲美國青少年的失眠問題,統計回應率82.9%。三種類型分別為「#困難入睡」、「#難維持睡眠」、「#早晨早醒」。發現將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在過去一年有失眠問題至少兩周。 〽️研究結果: ✅困難入睡(DIS)有72.8% ✅難維持睡眠(DMS)有42.1% ✅早晨早醒(EMA)有51.3% ✅DIS為失眠症狀單獨出現最常見的分型(31.8%);反之DMS則幾乎相伴其他症狀發生。 ✅有失眠問題的青少年有較高風險的精神疾患(OR 3.4),包括焦慮、情緒障礙、抽菸、藥物濫用、飲食疾患、肥胖及自殺。 ✅青少年的失眠,連帶影響青春痘、氣喘、慢性醫療問題。 ✅單純的失眠症狀,即使沒有共病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,依然不利於健康狀況與升高風險、自殺率。 〽️因此評估失眠,應先審慎釐清分型以及其他潛在健康問題,才能精準治療。 有興趣可參考 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4288600/ #家庭醫學 #精神科 #失眠 #睡眠 #睡眠障礙 #失眠多夢

「壓力」、「賀爾蒙」、「肥胖」

⚠️「下視丘-腦垂體-腎上腺軸」(HPA axis)為我們調控能量的內分泌系統。雖然還不清楚與肥胖全然的因果關係,但此2016年文獻回顧發現「中央肥胖」有關於「皮質醇」(cortisol)升高。 ⚠️面對「壓力」會導致皮質醇上升,但並非每個人都會肥胖。因此,「個體反應性」(responsiveness)才是決定新陳代謝的後果。壓力對於不同個體是有很大差異的! ⚠️動物實驗發現: ✅「高皮質醇反應性」之綿羊體重傾向體重上升、導致肥胖。這樣的反應差異,乃新陳代謝、神經內分泌與基因表型綜合的結果。 ✅「高皮質醇反應性」之綿羊其黑素皮質素(melanocortin)訊號異常、骨骼肌產熱效應減少。 ✅「高皮質醇反應性」之綿羊以「反應型調適策略」(reactive coping strategies)去因應發生的壓力事件;「低皮質醇反應性」之綿羊以「積極應對策略」(proactive coping strategies)去處理難題。 ⚠️研究也發現,糖皮質醇高的患者會傾向攝取「高油」與「高糖」食物。也有研究指出女性在壓力事件後較易選擇上述食物。 ⚠️此外,基因也影響甚鉅。目前已知的肥胖基因leptin(ob/ob)如果突變,就導致動物的皮質酮升高;接受腎上腺切除術後就扭轉肥胖表型。 ⚠️肥胖患者的情緒性進食(emotional eating)常與衝動與憂鬱有關;自律的飲食則反映了心態的開放、覺察、外向的人格特質。 ⚠️評估肥胖的患者,萬萬要思考壓力的來源、評估心理狀態、檢測賀爾蒙(CRH、ACTH、cortisol),結合基因、環境的角度,才有更全面且專業的治療。 有興趣可參考 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7345309/ #家庭醫學 #新陳代謝科 #內分泌 #內分泌失調 #基因 #壓力 #肥胖 #體重 #減重 #體重管理 #體重控制

A酸在脂漏性皮膚炎的療效

💊「脂漏性皮膚炎」(SD)是種慢性、發炎的皮膚炎,特徵為紅斑與皮脂腺區域脫屑。 💊成因為「皮屑芽孢菌」(Malassezia spp.)的移生、皮膚皮脂過多、免疫力下降。 💊第一線治療為外用抗黴菌藥物、外用類固醇。「口服維他命A酸」以往治療中度至嚴重的痘痘,能讓皮脂腺縮小。近日也被發現能在脂漏性皮膚炎發揮療效,減少油脂分泌的同時也抑制皮屑芽孢菌、降低發炎、減少脫屑。 💊此2023年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蒐集443篇研究,挑選出7篇,平均年齡28歲,平均治療4個月。皆為中度至嚴重的脂漏性皮膚炎患者,常見區域為臉及頭皮。合併皮膚問題例如玫瑰斑、毛囊炎、痤瘡(AC)、日光性角化症(AK)並不影響療效。 💊研究結果發現: ✅相比於口服Itraconazole、抗黴菌洗髮精或水楊酸皂,口服A酸在治療脂漏性皮膚炎有大幅度改善。100人的統計中96%自覺改善、45%認為完全治療或效果卓越。 ✅治療最佳的區域為軀體,再來才是臉跟頭皮。 💊因此即使在低劑量的口服A酸,仍對脂漏性皮膚炎患者有療效,也是安全的選擇。 photo credit: https://www.hhclinics.co.uk/ 有興趣可參考  https://www.jaad.org/article/S0190-9622(23)01351-8/fulltext #家庭醫學 #皮膚科 #美容醫學 #醫學美容 #脂漏性皮膚炎 #黴菌 #皮屑芽孢菌 #口服A酸